close

 

最近與朋友閒談,發我倆也想再遊澳門吃喝玩樂,我上一次去澳門,已是四年前的事 。在中旅社買了套票,再簡單地在網上找了些資料,朋友拿了一本幾年前出版的旅遊書傍身後便出發了。

先談一下澳門的歷史,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天后,她又名娘媽。據說,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遇狂風雷暴,漁民處於危難。在危急關頭,一位少女站了出來,下令風暴停止,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

而澳門為何被稱為「梳打埠」?據上資,因為澳門以賭場見著,往賭者甚,賭錢的人好多時都輸光金錢,口袋就有如洗衫前後咁空無一物,故數十年前已有人借洗衫用的化學品之一「梳打」,戲稱澳門「梳打埠」。

四年後,再遊澳門,感覺是靜中帶旺,澳門興建了大量高樓大廈,也有不少項目仍在興建中,文化保育方面做得不錯。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該學院於1594年成立,1762年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

聖保祿教堂於1602年開始修建,現在牌坊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整個建築工程於16371640年間才完全竣工,目前所見的教堂前壁就是最後落成的部分。1835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自此之後,這裏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教堂後部遺址於18371854年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地。

1990 1996 年間,澳門政府對聖保祿教堂遺址進行考古、修復及再利用工程,建成一間博物館
.wTG7wRAAn5_yA39baIL7A.jpg

議事亭前地

議事亭前地因地處議事亭(澳門市政廳前身)而命名,廣場中央有一噴泉。廣場四周的建築物(旅遊局、郵政局和仁慈堂等)屬典型的歐陸建築風格,充滿異國風情,廣場上的碎石路一直延伸到聖母玫瑰堂和大三巴牌坊前。

ogb.uKoi4dSfkLL_MVVkqg.jpgH3HXMGb.UB5KpJyZtfct6w.jpgXHST2S9h9oFYXQRgX6kHSA.jpg

聖母玫瑰堂

由聖多明我會(道明會)創建於1587年,是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教堂初時用木板搭建,華人稱之為板障廟,後稱板樟廟。又因教堂供奉玫瑰聖母,故又稱玫瑰堂 1929年起,該教堂又成為傳播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崇拜的重要基地,教堂於每年5 13日舉行的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整座教堂建築富麗堂皇,其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祭壇更是典雅精緻。教堂的聖物寶庫收藏了三百多件澳門天主教珍貴文物。


民政總署大樓

 

民政總署大樓位於議事亭前地,前身為市政廳,建於1784年,後曾多次重修,目前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

 

建築在平面上作三進深發展:一樓第一進深中間為門廳,兩側為展覽或公共空間,其內牆自牆腳到腰部均貼上藍白色之葡國瓷磚,是典型的葡式裝飾手法,二樓相應位置則是會議室及圖書館;第二進深主要為行政區,亦為兩層高建築,但樓高稍低於前面建築;最後一進深則佈置一小巧別緻的後花園,三道空間由一帶有梯級之拱洞連接。

 

V9xaQXGvvY5zSn9DtOUPrQ.jpgDZ5D2jVUnZZD6RogcKhpdA.jpg9zHedX_7YoBFjjq.Kej_XA.jpgdrT8Wl0CcZ_bFMJbCPmT4g.jpgm56NIdgOeIAuq_9RMXCXVw.jpgMpWMpTsRLA3QqSuDaQfb7A.jpg  

主教座堂

約於1622年以三合土建造,當時的教堂入口朝東,祭壇朝西。後因1836 年受颱風吹襲,損毀嚴重, 1850年重建完工。教堂的正立面改為朝西北,與主教府共同圍合成一個前地空間。1874年,教堂遭受嚴重的颶風破壞,經過多次修繕後於1937年再度重建,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主祭壇空間深遠,設計簡單,僅僅以彩色玻璃窗為背景,因為祭壇下面掩埋著16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遺骨。大堂除承擔教區中心工作外,以往歷屆澳門總督上任時,均習慣到這個教堂把權杖放到聖母的聖像旁,以象徵權力的神聖。


NHKVp_iIkruyRT11pI24NQ.jpg  

 

福隆新街

 

220米,數十年前是澳門名噪一時的花街柳巷,妓院遍佈,燈紅酒綠,夜夜笙歌,通宵達旦。那時附近一帶還有不少酒樓、飯館、餐室、酒店、賭場、茶話室”(鴉片煙館)是一個嫖、賭、飲、吸俱備的典型紅燈區。近年經過全新裝修,該街花街柳巷的形象已經完全改觀,不過仍然聚集了酒樓飯館各式食肆,成為澳門的著名食街之一。



嘉模聖母堂

 

位於氹仔嘉模前地的嘉模聖母堂,建於1885年,曾於1985年重修,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龍環」是氹仔的舊稱,「葡韻」是指這裡葡萄牙的建築風格,又指氹仔海邊馬路一帶的景緻。這五幢翠綠的小型別墅,是氹仔重要的文物建築與文化遺存,同時也是澳門極富代表性的景點之一,於1921年落成,曾是政府高級官員的官邸,亦是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後來政府將之收購,並進行徹底修復,其中三幢被改建為博物館,由東到西分別建成是「土生葡人之家」,「海島之家」及「葡萄牙地區之家」,另外兩間分別是「展覽館」和「迎賓館」。


yD3dHHilALhVO4C5yn3mtA.jpgXU71VBvrVgkUAzjzUvCpVg.jpgiJ2p0Fy9gES_CyfkdyJkoA.jpg   

路氹歷史館


民政總署將具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前海島市政廳大樓定位爲專題介紹氹仔及路環歷史文化的博物館,並定名爲「路氹歷史館」。


 

S5Kh4jWybVCRIzONr1Y15w.jpg  


請注意澳門的博物館是逢星期一休館,我與朋友只有望門興嘆。


待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nie 的頭像
    Winnie

    傻雲之家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