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B
中看到一篇文章我印象中的上水by Elle Michelin Lam,感同身受。也談談上水。


 


那年暑假(升小四那年),一家由大角咀天台屋搬到上水公屋。印象中,上水還是綠悠悠,火車站附近未有私人屋苑和商場。從我家窗口望出去,可見到天平山,有大片農地


 


媽媽天要到舊墟嘅墟仔買餸,各大小日用品也要到舊墟小時候,我歡跟媽媽買餸。墟仔是個迷你街市,雖然是臨時,但亂中,你可離接觸各小(......)。墟仔還在(朋友話又叫),只開上晝。


 


小學是在邨內,返上晝班,放學就返屋企食飯,做功課,間中會去對面屋玩(他們有一頭可愛小狗,它己離開幾,嗚......)。我和細佬曾擁有一部BMX單車(藍色的) ,媽媽會帶我哋去樓下公園踩單車。邨內好多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單車。上水好多人都用單車代步,現在也是。


 


中秋節會約埋對面一家人去樓下公園賞月、玩燈籠、點蠟燭(砌吓唔同嘅圖形)、仲有睇人煲蠟(煲蠟係犯法,睇都好危險,唔好學呀) 。已好多年無去樓下公園賞月, 近年仲見有人放孔明燈(唔知係唔係犯法,但都有機會燒著嘢,要好小心)


 


中學亦好近,只需過條行人隧道,每日都返屋企食lunch。母校校風純樸,好少課外活動(可以講係冇) 。有時放學後會去逛街(其實我是個超乖學生,很少出街),最鍾意去新都,有麥記、美意屋、cd......。麥記是超大,夏天時,好多公公婆婆會在那裡倾吓計、、嘆吓冷氣。麥記還在,只是大縮水,四分之(可能更) 餘下四分之三已變成三間,那麥記是超大。


 


美意屋、cd鋪不見了,還有其他商場的個性小店/小餐廳都慢慢地關門大吉,仲有通利琴行、仙茶居、Pizza HutKFC、仙跡岩、仙踪林、客家好棧等等。天平山也慢慢改變,農地開始荒廢,建了私人屋苑和學校。


 


發展是無可避免,但在規劃的時有沒有顧及上水居民的需要(不只是自由行的需要)


 


上水到處都好迫,無論在火車站、街上、或商場內。火車站變了水貨客集合,車站內外長期有水貨客在分貨、包裝。坐火車回家,總愛坐車尾少啲,啲落車,那月台上的客衝很可怕(麼請先讓乘客落車,唉)


 


上水的商場,是內地自由行首選。大多數人也是說普通話,手拖行李喼,說要買甚麼,嘩啦嘩啦,以為回到國祖。從未試過有sales同我講普通話,但通常會invisible,無人理。


 


商場啲鋪頭全部都差唔多,舊墟也是。N間金鋪、N間電器鋪、N間運動用品店、N間藥房,有需要嗎? 但本地媽媽話買不到奶粉。我只知道上水物價持續上


 


上水的租金貴,小店/小餐廳撐不下去,但為何連大型連鎖快餐店/商店/餐廳也無得留低。是有選擇性續租嗎?


 


回憶總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nie 的頭像
    Winnie

    傻雲之家

    Wi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